2018年3月:书写人类政治文明的中国贡献时事评论背景新型政党规范不只厚植于中国土壤、体现着中国文化,在规范建构层面更体现着中国创造和中国智慧。它不只符合当代中国实质,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主张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出色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全国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新型政党规范概念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规范,铿锵有力的话语,洋溢着对中国道路的充分自信。时事评论看法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主要运作方法,政党规范则是政党政治的运转基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政党之间日渐从相互制衡走向相互攻讦,特别在国家进步面临重大转折时,常常因内耗紧急而延误机会。这与中国的执政党与参政党不打拳击赛、坚持接力赛的良性民主形成鲜明对比,世界政党政治进步出现了向东看的新趋向。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大家政府的性格特点,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新型政党规范不同于旧式政党规范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而是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很大的包容性。两会前夕,人民网推出2018两会调查网上寻求活动,420多万名网民参与互动、表达诉求;在全国各地,请政协提出决策建议先听听群众建议,渐成党委决策的新模式。可以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达成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这让新型政党规范可以一直植根人民,一直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防止政党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就连国际媒体也承认,中国的政治模式比西方更有效率。新型政党规范,既强调中共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反观一些国家,多党竞逐、相互倾轧,形成了我办不成事也不可以叫你办成的否决型政体,致使反复拉锯、甚至运行停滞。有效防止了一党缺少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角逐的弊病,中国的新型政党规范达成了集中领导和发扬民主、有序参与和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既能达成政治参与、利益表达和民主监督,又具备强大的社会整理能力,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规范优势。每一颗民主的种子都需要找到合适的文化土壤。今天,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渐渐成为中国的社会共识。从国家层面看,政党协商内容进一步明确,程序进一步规范,机制进一步健全,效果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共百余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的就达20多次;在地方层面,协商民主正在处处落地生根,作为基层协商民主典范的温岭恳谈,被国际察看家称为达成民主的一种渠道。中国的新型政党规范让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现实,通过规范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建议和建议、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新型政党规范不只厚植于中国土壤、体现着中国文化,在规范建构层面更体现着中国创造和中国智慧。它的成功实践证明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达成民主的形式是多姿多彩的,不可以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可以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 正所谓,当地的民主常常是最好的民主形式。新型政党规范在中国的开枝散叶、蓬勃成长,走出了中国政治文明独特的进步道路,更为人类的政党政治和政治文明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飞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70年前的五一口号在今天仍然动人心魄。中国的新型政党规范从薪火相传的文明传承中走来,从战火烽烟的近代历史中走来,从激情燃烧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走来,并昂首走向将来中共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规范的探索提供中国策略。